今天和超碼家人共振中提到一個「愛」的實驗,在一張白紙上寫下無數個「愛」字,會有奇妙的感受。自己立刻做實驗,看看有什麼樣的體悟。在寫下無數個「愛」字的當下,自己心裡出現一個念頭:這是「愛」字嗎?有一瞬間我對「愛」這個字感覺好陌生,我認不出來這是個「愛」字,甚至懷疑自己寫錯字腦海中有個訊息場告訴我,原來自己對愛好陌生,不懂得什麼是愛!停下筆,欣賞著紙上無數個「愛」字時,突然之間又能夠真正看清楚每一個字都是「愛」字,無誤。這是一種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見山又是山的奇妙感覺。
「愛」是什麼?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懂得愛人?
蔡禮旭老師講述的[細講《弟子規》]第四集中,從五個角度去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懂得愛人。
第一:愛,是用心去感受他人的需要在哪裡,當對方都時時感受到你的需要,都會懂得關懷你,你的內心會感受到很溫暖,愛的感覺是溫暖。
第二:愛的言語是正直的。不會一大堆的花言巧語,正直的人才可靠。
第三:愛的心地是無私的。存心是無私的,懂得關懷、愛護別人,對父母、妻子、朋友甚至於是對陌生人都是同樣的態度。
第四:愛的行為是成全的。懂得成全別人,成全對方的善良,成全對方對的行為。一個人善良的行為會感動身旁周遭的人。
第五:喜歡讀聖賢書的人。因為學習聖賢教誨才能夠形成正確的態度,才會真正懂得愛人。